刮痧

By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5 年 7 月 10 日

你可能看過這樣的畫面:一個長輩拿著牛角板、瓷湯匙,順著脖子、背部刮一刮,不一會兒皮膚上就浮出一片紫紅的痧。很多人問我:「黃醫師,那個是什麼?真的有用嗎?」
我說,這就是「刮痧」。這不是迷信,也不是土法煉鋼,而是一種活了幾千年的中醫外治法。
刮痧是什麼?它其實很簡單,就是用一塊板子,在皮膚上刮出一點痧來。這些痧,是因為毛細血管暫時性破裂,造成微小出血,但它的目的不是弄傷你,而是透過刺激皮膚和淺層脈絡,促進血液循環、喚醒免疫系統、把堆積在那裡的「痰濕瘀阻」請出門。
很多人不知道,其實這招很老派,古代叫「 砭石療法」。
早期沒有醫生沒有藥,民間就用石片、獸骨在不舒服的地方刮一刮,後來流傳下來變成現在我們說的刮痧。在清朝,郭志邃甚至把這療法寫成醫書,正式納入中醫治療體系。
刮痧刮哪裡?不是哪裡痛就刮哪。真正下手的,是經絡裡的「落脈」——這些分布在皮膚淺層的支脈,好比老屋子裡被塵土堵住的小水管。你刮一刮,氣血通了、管道暢了,症狀自然就會輕鬆一些。
刮完會紅一片,那叫「出痧」。不是病出來,而是氣血鬱結解開的跡象。幾天後痧會慢慢退掉(這叫「退痧」),也代表身體慢慢修復完成。
刮痧適合哪些狀況?像是肩頸緊繃、肌肉痠痛、感冒初起、頭痛、消化不良、經前不適、壓力大睡不好,這些都可以考慮輔助用刮痧處理。但要記住,它不是萬靈丹、不能治百病,有病還是得診斷,有急症還是得就醫。
那刮痧有禁忌嗎?當然有。像是:
孕婦、經期婦女、剛生完的小產婦;
出血性疾病、嚴重心血管病;
高燒、醉酒、皮膚病或有傷口的人;
這些情況都不建議刮。千萬別逞強、別亂刮。
刮的時候工具要挑對。牛角、玉石、砭石都可以,重要的是光滑、圓潤、好清潔,別拿塑膠片亂刮。潤滑油也是必要的,有了它才不會傷皮膚,萬金油、黃花油都行。
手法呢?角度45度、單方向順著經絡走,不要來回亂刮,也不要力道太猛。不是刮出越多痧越厲害,而是刮得對、刮得準、刮得剛剛好。
刮完呢?請你乖乖照顧自己:
別吹風,保暖;
多喝溫水,幫助代謝;
不要洗熱水澡、不要吃辣;
有痧的地方不要用力抓。
刮痧,是一種老祖宗留下來的生活醫學,不用電、不用藥,只靠手和工具,幫你把體內那些「不通、不順、不平衡」的地方,重新調回來。
但它也是一門技術,不是隨便在網路上學幾招就能用的。如果你真的對刮痧有興趣、想學會正確做法,也歡迎來我們的刮痧課程,從經絡落脈、工具選用到操作流程,不只是學手法,更是學怎麼跟身體好好對話。
我們不急,你先把身體的聲音聽進去。

By

黃敬軒中醫師 -- 想知道更多的中醫、人體疾病知識嗎? 請訂閱並追蹤 【 胖虎中醫 黃敬軒 】 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也歡迎您的加入 請搜尋 @770obhuh ==================== 若您有任何的門診需求也請洽 https://reurl.cc/LApA6y/a>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