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砭時弊

By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5 月 27 日

 


意思是指出問題或錯誤,以求改善。砭是砭石,就是以石頭打磨成針形的治病工具,也稱「砭針」或「石針」,東漢・許慎《說文解字》:「砭,以石刺病」,其實不是只有石針可以叫做砭,舉凡以石頭打磨,作為治病工具的,皆可以廣泛地稱作「砭具」。

以石頭作為主要材質,可以推知年代必定相當久遠,有學者認為砭石療法起源於石器時代,據稱是中華民族最早的醫療用具,那後世為何不見以石料製作的砭術器具呢?

東漢的經學家服虔說:「季世復無佳石,故以鐵代之耳」,原來是因為好的石材找不到了,所以才用金屬製的來替代,原來砭術的器具還頗講究。

《黃帝內經・素問・異法方宜論》說:「東方之域⋯⋯其治宜砭石。」恰巧後代考古出土的砭石就屬山東省最多,種類多樣,製作精巧,距今約一萬年。

什麼樣的石材最適合拿來製作砭石呢?據考究,用來製作磬的石頭,泗濱浮石,是最適合的。磬是中國古代的石質打擊樂器,後來用於歷代帝王、上層階級的殿堂宴饗、朝聘禮儀、宗廟祭祀的樂隊演奏,成為象徵身份地位的禮器。

泗濱浮石經現代研究發現,主要成分是稱為微晶灰岩的礦物質,富含多種微量元素,其中以鍶最多。姑且先不論相關單位的「研究」替這種特殊的石材添上一筆又一筆的神奇功效,以數千年前的工藝打磨粗糙技術,不至於刮破皮膚,這個石材的質地必定相當細緻。數年前,友人贈我一塊泗濱浮石的刮痧板,色黑而沉,觸感冰涼冷冽,質地細密堪比玉,難怪先民古人選用這個石種作為施行砭術的器具。

砭器到現代,已經廣泛性地使用金屬製作為針具,而砭石療法中的一環則獨立發展為刮痧療法,砭術與刮痧兩種療法一起並行發展,工具由石頭轉為各式各樣的型態與材質。

早年經濟條件不好時,常見的工具是硬幣,方便性是不錯,隨手可得,但就手性就稍差了點,衛生性也不好,所以民眾就另覓蹊徑,廚房裡的瓷器:瓷碟子、瓷調羹獲選,方便就手還易於清潔消毒。現在在台灣常見的刮痧板大多以水牛角製成,形狀各有不同,比較講究的還打磨成厚與薄兩個邊,粗鋸齒樣及凸點的,集合多樣功能於一板的。

另外還有一種不常見到的刮痧板材質,玉石。《說文解字》:「玉,石之美者」,玉在中華文化中是很常見的飾品,一般認為有避邪去兇、擋煞護身之效,這樣的美石,質地肯定不輸泗濱浮石,但畢竟較為貴重,非一般百姓家可以見到。

身為臨床醫師的我,對刮痧板的要求如下:
1.易於拿握
2.方便清潔消毒
3.有不同的邊角突點凹面可以當施力按壓點
提供給大家做參考。

By

黃敬軒中醫師 -- 想知道更多的中醫、人體疾病知識嗎? 請訂閱並追蹤 【 胖虎中醫 黃敬軒 】 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也歡迎您的加入 請搜尋 @770obhuh ==================== 若您有任何的門診需求也請洽 https://reurl.cc/LApA6y/a>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