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淺談刮痧 】

By

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5 月 27 日

炎暑夏日,恆溫動物控制在37度上下的體溫,同時要面對變頻空調的27度神準控溫,還有都市叢林動輒37的以上的熱浪來襲,頭昏頭暈胸悶噁心想吐冒冷汗,時而有之。刮痧是華人常見的保健療法,夏日更常使用,從頭到腳,反正不會有性命交關的問題的,先刮一波再說。街頭上處處可見打著赤膊在豔陽下揮汗工作的機車騎士,帶著絢爛斑駁的暗紅紫黑的背影,穿梭在車陣之中。背上那一道一道暗紅色的痕跡就是刮痧後的紀念品,出痧的痕跡。

要談刮痧,應該先談一下什麼是痧。
痧最早的記載,大多都認為是元代危亦林的《世醫得效方》,當時使用的是「沙」這個字,在「沙證」一節說「治心腹絞痛,冷汗出,脹悶欲絕,俗謂絞腸沙。」從這段文字看起來,沙是指一種病症,「絞腸沙」是具有上述症狀的一類疾病,這樣的症狀類似西醫的細菌性食物中毒、沙門氏菌感染、霍亂⋯⋯等。
清朝的《痧症全書》更是直接說明,「古無痧字⋯⋯惟霍亂條下有不吐瀉而腹絞痛者,曰乾霍亂,亦名絞腸痧。緣南方體氣不實之人,偶觸糞土沙穢之氣,多腹痛悶亂,名之曰痧,即沙字之訛也。
痧,是疾病名稱之外,還可以用來當作是「疹」的別稱,《臨證指南醫案》上就是直接把痧當作是疹的通稱。

是怎麼從沙變成痧的呢?
我們先瞭解一下,「疒」是什麼意思,為什麼要加上去?疒的原意人躺在床上的樣子,後來疒就指重病,「疾」是小病。
在宋代以前,只有寫「沙」,因為是指皮膚上起的紅疹子,生疹子的原因被認為是蟲子所引起的,治療的方式就是刮去蟲子,這就是後來刮痧的起源。蟲的病因論這觀點從戰國兩漢就有,七世紀巢元方的《諸病源候論》就將許多外科疾病的成因歸咎在蟲,一方面是受到佛教的影響,又夾雜中醫傳統的蟲論想法,所以就有「三尸九蟲,常居人腸胃,腸胃虛則動⋯⋯」的記載,當然這是中醫想像的病因。

明代以後,沙就都作「痧」字了。

系統化的治痧
治痧的專著,首見清朝初年郭志邃的《痧脹玉衡》。
為什麼叫「痧脹」呢?
痧脹就是痧證。也稱痧氣、痧穢,主要是針對痧病的致病原因,兼雜症狀而論的。這樣大概可以知道,痧的歷史源流,來龍去脈。現在的痧可能不是以前的痧。
《痧脹玉衡》對痧症的病因病機,證候分類,症狀表現,製法用方都有詳細論述,對於刮痧、放痧、淬痧的方法和適應症都有詳細記載。

痧要怎麼治?
明代匯輯古今醫方,旁引各家,兼採雜說的方書《普濟方》裡有提到三種治痧的方法。

一是用燈草或紙卷蘸油,用火頭直接淬到痧點上,又稱叫「淬痧法」。

二是在指甲梢針刺出血或在委中穴放血的「放痧法」。

三是用苧麻蘸水,在頸項兩肘臂等處戛掠,戛就是刮的意思,刮到皮下出血凝結成像米粒一樣的紅點為止,這就是後來說的刮痧法。

By

黃敬軒中醫師 -- 想知道更多的中醫、人體疾病知識嗎? 請訂閱並追蹤 【 胖虎中醫 黃敬軒 】 我們的Line官方帳號也歡迎您的加入 請搜尋 @770obhuh ==================== 若您有任何的門診需求也請洽 https://reurl.cc/LApA6y/a>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