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5 月 26 日
三味線 Shamisen,成形於15世紀,一般認為來源於中國的三弦,經琉球再傳到日本。傳統派別的津輕三味線會用三味線獨特的單音來表現獨特的滄涼感,近代也有新樂派會模仿電吉他,將三味線接上音箱變成搖滾的「電三線」。
小針刀其實是古代針具「黃帝九針」中,同時結合用來引流去膿的「鈹針」以及用來治療急性疼痛症的「圓利針」,改良創製後而成。雖然名字容易讓人誤會,以為是像使用手術刀一般,又割又劃又切開的,但其實比起手術刀,小針刀更像是針灸針,只是針頭由毫針的松針樣針尖變成扁刃型的針刀尖,可以說是傳統針灸針的變形加強版。像三味線一樣,插上電源,加上音箱擴大機,「千年傳統,全新感受」,三味線也能有搖滾的現代感。結合功能與目的,將多種不同用途的針具結合在一起,不就是小針刀的全新感受嗎?
小針刀建構在西方基礎醫學的解剖學,以及中國的軟組織外科學之父- 宣蟄人教授的軟組織損傷外科學的理論基礎上。這種跨領域的結合,讓小針刀用現代的語彙去瞭解、描述與對談中醫針傷科中常見的疾病與症狀。中西醫對話或中西醫結合的最佳範例就是小針刀。
就材質而言,小針刀的材質多採用13Cr 或是14Cr,具有彈性好、韌性大,且硬度適宜,不易折斷的特點。
就功能而言,因為小針刀的尖端設計為扁刃型,所以快速進皮時沒有明顯的痛感,而且針體較為堅韌,又有針柄可以持握,所以運針更容易。針體也較一般毫針粗,所以刺激作用也較強。扁型的刃面在行手法時,也從傳統的點狀刺激晉升到線,甚至是面的刺激了。
海峽兩岸習慣使用的針刀針具的長度從15mm-40mm。但是粗細卻略有不同。中國大陸使用的針具直徑為0.6-1.0mm,台灣常用的是0.4-0.6mm。這可能與針刀在中國是屬於中西醫結合部門裡的針刀科,獨立於針灸科或傷科之外。且針刀在中國大陸的醫院,是得先入院做檢查準備,隔天才能進手術室操作的。有的醫院治療手法比較積極的,甚至還會先麻醉再進行針刀治療。韓國的針刀治療也是比較接近中國大陸的治療模式。